Search

#政經八百政治標記
〔 #台鐵大廳不開放? #影響到了誰? 〕

  • Share this:

#政經八百政治標記
〔 #台鐵大廳不開放? #影響到了誰? 〕

因為疫情緣故,台鐵禁止民眾在大廳席地而坐,上週台鐵聲明,將研擬「永久不開放」大廳空間,引起許多不同正反意見。

台北車站作為交通樞紐,又有廣大的面積,時常吸引許多民眾聚集在北車的大通席地而坐、閒話家常。

今天,想跟大家談談也時常聚集在北車的群體:移工。


▌台北車站空間的前世今生

台北車站會成為移工聚集地,除了因為是交通樞紐、方便之外,還有一個歷史因素。

1993年,台鐵與金華百貨發生租約爭議,爭議期間金華百貨不願遷出,台鐵也無法招商,而使移工店家能以便宜的租金進駐,自然吸引了大批移工聚集。

之後金華百貨敗訴,由微風集團接手,台北車站成為明亮空曠的高級空間。

北車在2012年曾經拉紅龍阻擋移工在大廳聚會,後來因為民間團體、民眾的抗議重新開放。


▌為什麼移工要聚在公共場所?

在日常生活中,我們在學校、工作等地點,必須符合社會規範、社會秩序,依據個人在社會中所扮演的角色,表現社會對角色的規範。

回到家裡、宿舍或自己的私人空間,才能暫時逃避社會規範,所謂的「做自己」。

若採用社會學理論觀點,需要符合社會規範的場域便是「前台」,能做自己的地方是「後台」。

不管從社會層面、心理層面,擁有「後台」的空間是很重要的。

在台灣工作的移工們,通常沒有太多的休假,特別是家務移工(也就是我們平常熟悉的看護工)。

他們的工作場所與「家」重疊,除了要符合雇主的各種限制,常常更沒有所謂的「私人空間」。

只有在禮拜天放假時,才能在公共空間(如:火車站、廣場、公園)與同鄉、朋友們見面,彼此分享資訊、解鄉愁、逃離工作限制等。

移工們將公共空間私人化,可以說是不得已的決定。


▌結論

總結來說,台鐵擬永久限制大廳公共空間使用的決定,可能嚴重影響移工的生存空間,比起把移工們趕到看不見的角落,更應重視移工們的需求。

台鐵以「有礙觀瞻」為理由,並以「維持秩序」為目的,以「永久禁止」為手段,手段是否合理有很大疑義,手段與目的是否關聯也是一個大問題。

希望台鐵正視移工需求,也希望台灣民眾能更理解這群,支持台灣經濟的重要人們。

這次的爭議也帶出了不同的待討論的議題面向,今天政經八百從移工這個視角切入,帶大家一同了解這次事件不同的可能性。

假如你有不同的切入角度、任何的想法,也都歡迎在底下留言一起討論~


#政經八百 #政治 #台鐵 #大廳 #地板 #移工 #空間 #台北車站 #歷史 #社會學 #前台 #後台 #公共空間私人化 #交通 #集會 #家務移工 #車站 #規範 #秩序 #台灣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“不再與世界大小事擦肩而過” 政治|經濟 科普理論×時事探討 每週二、五、日上線
View all posts